乳癌是由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經由不正常分裂所形成之惡性腫瘤,隨著生活型態,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,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。目前發生率為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二位,最常發現是觸摸到乳房腫塊,此時應做進一步檢查確立診斷,切勿因無其他症狀就延誤就醫時間,以免造成遺憾
乳癌的症狀
1.無痛性乳房腫塊。
2.乳頭凹陷或分泌物。
3.乳房外觀改變,凹陷或突出,或有橘皮樣變化、紅腫、潰瘍。
4.腫大的腋下淋巴結。
乳癌的診斷
1.身體評估:視診、觸診。
2.攝影檢查: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。
3.細胞抽吸或切片檢查。
乳癌自我篩檢
每個月經期過後一週內自我檢查,若是經期不穩定或已停經者,每月採固定一天檢測即可。
1.於鏡子前,雙臂自然下垂,看看兩側乳房有無大小不同,形狀異樣;皮膚有無皺縮或凹陷;乳頭表皮有無改變;輕壓乳頭有無液體流出。其次,雙手上舉,再同樣觀察乳房大小、形狀、外觀。
2.仰臥,將小枕頭置於一邊肩胛骨下開始檢查,查完一邊換另一邊再檢查,若是皮膚乾澀可使用乳液。
3.檢查時先以手指輕壓乳頭,稍微擠壓,是否有分泌物,擠壓時注意乳頭是否有硬塊。
4.以食、中、無名指指腹觸摸兩側乳房,右手摸左側乳房,左手摸右側乳房,以環行按摩的方式順時鐘的由乳頭向外檢查至乳房。
5.鎖骨上窩、胸骨以下至腋下及腋窩的部份都需觸摸檢查。
乳癌的治療
1.外科手術:目前最常使用是改良式乳房根除手術,適用於沒有侵犯胸大肌或沒有遠端轉移的患者。
2.荷爾蒙治療:前提是腫瘤細胞有雌性激素受體或是黃體素受體之表現,而且這些受體會在雌性激素之調節後刺激腫瘤生長。
3.放射線治療:可作為輔助手術後的療法,或是第一期、第二期患者想要保存整個乳房,則可手術先將腫瘤細胞及淋巴腺切除,再利用放射線輔助。
4.化學治療:術後的輔助療法,可降低乳癌復發、增加存活率。
乳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
是 | 否 | |
1.家族中有罹患乳癌? | □ | □ |
2.從來未曾懷孕生產者? | □ | □ |
3.初經年齡在12歲以前或停經在55歲以後? | □ | □ |
4.生活飲食中喜歡攝食過高的脂肪食物? | □ | □ |
5.過度肥胖及缺乏運動? | □ | □ |
6.第一次生產的年齡超過三十歲? | □ | □ |
7.曾罹患過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? | □ | □ |
8.側乳房得過乳癌? | □ | □ |
9.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? | □ | □ |
※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「是」者,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。
※貼心叮嚀: 本網站資訊僅供參考 實際情形仍需依照專業醫師指示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