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17樓1703室 (02)2345-8770 (代)

防癌小教室

胰臟癌

分享到

 

胰臟癌

 

胰臟癌好發於中老年人,男性罹病率約為女性之二倍,在美國,胰臟癌死亡率居世界之冠,在民國108年的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中,胰臟癌分佔男女十大癌症死因之第八位及第五位。好發年齡通常為60歲以上之長者。吸菸、喝酒、飲食太油膩與胰臟癌關係至鉅,癮君子罹患此癌的高於常人2~3倍。

 

胰臟癌的症狀

胰臟部位深藏,腫瘤勢必到相當大程度才會出現症狀。常見的症狀為上腹疼痛、黃疸、體重銳減及糞便呈灰白色為胰臟癌典型病徵,次為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疲倦及發燒等。腹痛比背痛更常見,持續數月。其痛的特點與姿勢有關,平躺或伸直脊柱時會加劇,因此患者痛時常使脊柱彎曲,整個身體呈屈縮狀。
黃疸是因胰臟頭部的癌症壓迫總瞻管所造成。體部或尾部祇有少數會有黃疸,這也可能要懷疑已轉移到肝臟所致

 

胰臟癌的診斷

胰臟癌之半數患者會出現黃疸,利用超音波可判定是否為阻塞所引起,但超音波的缺點是無法與其他腫塊像慢性胰臟炎作鑑別診斷。其穿透常受患者本身之肥胖、腸氣或腹水等影響,無法獲得高品質影像。
每當胰臟癌被診斷出來時,多已無法切除治療,因此努力的重點是希望能發現血清指標,期能早期偵測到這些病患,以利治療。

 

胰臟癌的治療及預後

胰臟癌的治療,不外為外科手術治療、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三種。療效以外科切除較佳,五年存活率可達30%以上。不幸的是,可切除的病例不到20%。無法切除的病人,則視症狀有時需作緩解手術。除了手術儘量切除病變外,也可施以放射及化學療法合併輔助治療。 
胰臟癌的預後非常差。未治療者的壽命平均為三、四個月,接受切除治療者可達十二個月以上,五年存活率不到3%以上。欲改善其預後及早日發現,須從兩方面著手,首先應積極發展更可靠的血清指標。同時對高危險群的患者包括年達60歲以上、吸菸及新近發生糖尿病者,均應進行篩檢,期能早作診斷。
預防之道,仍不外不吸菸、少喝酒、輕油膩及多吃蔬菜水果。

 

胰臟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

 
1.攝取過多高脂肪、糖、咖啡、酒、肉類等食物?
2.長期腹瀉及有脂肪便?.
3.體重減輕卻找不出原因?
4.上腹痛及背痛卻找不出原因?
5.沒有糖尿病的家族史,在50歲以後出現糖尿病?
6.老年有胰臟炎卻找不出致病原因?
7.有阻塞性黃疸現象?

※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「是」者,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。

※貼心叮嚀: 本網站資訊僅供參考 實際情形仍需依照專業醫師指示※